清晨天刚亮,合肥庐阳经开区金池社区的志愿者张宇发现独居老人龚扣英家的窗帘没有按时拉开,便立刻快步来到老人门前。连续三声敲门后,屋内却寂静无声,电话也无人接听。他心头一紧,立刻联系家属、调看监控、询问邻居……最终得知老人只是外出买菜。虽是一场虚惊,却让所有人更加意识到“每日望窗帘、异样速敲门”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庐阳经开区,这样“以窗帘为号,以敲门为约”的暖心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面对高龄独居、孤寡及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庐阳经开区积极推行“窗帘之约”经验做法,整合党员、志愿者、物业、企业、医疗机构等多元力量,将一句简单的约定扩展为一张有温度、有响应、有科技支撑的守护网。
庐阳经开区积极推行“窗帘之约”经验做法(庐阳区供图)
“窗帘之约”+“科技赋能”,从人防到智防的双重守护
“早晨窗帘拉开代表平安,晚上拉上意味着一天安稳”,这一直观的信号已成为志愿者每日巡查的重要依据。目前,庐阳经开区已有90名重点老人被纳入服务范围,81张“联心卡”和专属窗花标识贴上门头,181名志愿者参与日常守护。其中党员志愿者119名,占比65.7%。
展开剩余51%除了人情温暖,科技也在持续赋能。
庐阳经开区已为辖区30户家庭安装监控设备、独立感烟报警器和一键呼叫系统,实现“人防+技防”双重保障。天河社区为失语老人安装视频设备,实施“云上看护”;景湾社区为高层老人统一加装独立式火灾报警器。一批智能水表、物联网燃气报警器等设备也陆续入户,用科技力量默默守护老人的日常安全。
多元服务+个性帮扶,小约定背后是大民生
在庐阳经开区,“窗帘之约”从不只限于“窗帘”。其背后是一整套多维服务体系:12支志愿服务队、92名网格员、52名红色小管家协同发力,低龄健康老人、物业人员、快递小哥、热心居民纷纷加入,实现了志愿服务与网格化管理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了服务的精准性和响应速度。
在一次日常走访中,网格员王燕了解到残疾人张萍“最近身体不舒服,总是想睡觉”,便立即联合小区老年公寓医生上门检查,发现她因未按时服药导致血压升高。医生及时提醒服药,有效避免了健康风险。
各社区还推出个性化帮扶举措:金池社区联动小区老年公寓和属地医院开展“爱到家”健康守护,组织健康义诊;菱湖社区则创新“日历之约”,通过每日撕日历的方式确认安全;景湾社区推出“咚咚之约—敲门暖心剪”服务。
从安全守护到生活关怀,从健康监测到情感慰藉,庐阳经开区通过党建引领,整合各方资源,将“窗帘之约”从初始的约定升华为集安全守护、生活照料、健康关怀、情感慰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层次的服务机制。它不仅照亮了独居老人的“安心灯”,更擦亮了城市文明的温暖底色。(王智)
发布于:北京市实盘配资平台APP,好配资炒股开户官网,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