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中的武林顶尖人物无疑是张三丰和张无忌这对“爷孙”。不过,即便是身处江湖巅峰的张无忌,也曾在面对河间双煞时显露出惊讶之情,这也证明了武林中深藏不露的高人存在。尽管河间双煞的实力远不及张无忌,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依旧成立,江湖中定有更加神秘的存在。
书中确实提到过一位实力可能与张三丰相当的高人——那就是玄冥二老的师父,百损道人。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从玄冥二老的为人表现来看,百损道人显然也并非正派人物。然而,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连张三丰都对这位百损道人心生忌惮?
金庸的小说虽然是虚构的,甚至存在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情节,但大部分情节却是内在逻辑自洽的。而百损道人这个角色绝非是临时加上的,他的身影早在故事的细节中便有所露出,只是很多读者未曾注意而已。
展开剩余75%很多人眼中的张三丰几乎是武林中的无敌存在,然而在原著中,张三丰并非完全无所不能。虽然他是大家推崇的武林宗师,几乎没有敌手,但他也有弱点。例如,曾经面对偷袭时,扫地僧毫不费力地便挡下了鸠摩智这一“天龙四绝”之一的偷袭,而张三丰却在面对二流高手刚相时,被对方成功偷袭。虽然张三丰很强,但终究不过是个凡人而已。
不过,张三丰在面对刚相时,迅速反击将其反杀,但却有一位魔头让他深感忌惮,那人正是百损道人。有人认为百损道人最终是被张三丰所杀,但事实上,书中并未提到这一点。反而从张三丰提及百损道人时的态度来看,似乎他一直对百损道人无能为力。
在小说中,张无忌被玄冥神掌的寒毒折磨时,张三丰曾多次尝试联合自己的弟子一起为无忌疗伤,然而即便是集结了多人的力量,他们依然未能除去无忌体内的寒毒。张三丰面对如此局面,无奈之下竟流下了泪水,并提到百损道人。书中写道:“张三丰皱眉道:‘我只道三十年前百损道人一死,这阴毒无比的玄冥神掌已经失传,岂料世上居然还有人能施此功夫。’”随后,张三丰长叹一声,神情凄然,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
能够让张三丰如此无助并且落泪的人,实在是极为罕见。连跟随他多年的宋远桥都第一次见到他如此失落。这时,百损道人的身份和背景愈发引人深思。
如果你阅读的是新版的金庸小说,那么你或许很难了解百损道人的真实身份,因为在新版的修订版中,百损道人这一角色并未详细交代。但若你阅读的是连载版原著,就能发现,百损道人这个角色最早并不叫百损道人,而是“百损头陀”。
在连载版的第二十七回《玄冥神掌》中,提到过这样一段:“两人见到无忌背上奇怪的掌印,都感到吃惊。张三丰皱着眉头道:‘我只道三十年前百损头陀一死,这阴毒无比的玄冥神掌已然失传,岂知世上居然还有人能使此功夫。’”从这段文字来看,百损道人最初的身份是一位头陀,而金庸为何将其改成百损道人,并不是没有道理。首先,他并未打算让百损道人直接出场,其次,为了避免与书中其他角色(如“火工头陀”)的混淆,金庸便将其身份进行了调整。
如果我们追溯到连载版的设定,百损头陀的身份显然就是一位和尚。那么,这位和尚很可能与郭靖有过交集。记得郭靖在蒙古军营时,曾见过一位神秘的僧人,这并非金轮法王,而是一位神秘身份更为高贵的僧人。当时,郭靖在蒙古营地看到,忽必烈与这位僧人交谈,而金轮法王、潇湘子等蒙古的高手则被晾在一边。书中描述道:“此时国师、尼摩星、潇湘子等人都已逼近,郭靖四周密布的蒙古军马使他感到压力倍增。忽必烈手持酒碗,站在大纛下与一位和尚交谈,神情自信,胜券在握。”如果这个僧人真是百损头陀,那么可以解释为何忽必烈如此看重他,也能说明为何他在战场上的地位非同一般。
郭靖虽然曾与这位僧人擦肩而过,但并未与他发生真正的交手。当时,郭靖本欲趁机击杀忽必烈,却被身边的高手拦下。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郭靖怒吼一声,背着杨过冲向忽必烈,然而即便他以惊人的速度冲到近前,依旧被十余名卫兵挡住。”即便是金轮法王、潇湘子等高手出手,也无法与郭靖抗衡,但这位僧人并未出手阻拦。或许,正如我所推测,他的身份极为特殊,郭靖未必是他需要亲自出手对付的目标。
如果这个僧人真是百损头陀(即后来的百损道人),那么便可以理解为何玄冥二老这样的高手会投靠蒙古。这很可能是追随师父百损头陀的脚步。而在最终的襄阳之战中,击败郭靖的或许正是这位百损头陀。从这些蛛丝马迹来看,百损头陀显然并非张三丰所杀。金庸故意省略了从《神雕侠侣》到《倚天屠龙记》之间的故事,留下了这个悬而未决的谜团。
发布于:天津市实盘配资平台APP,好配资炒股开户官网,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