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在国际舞台上玩起了极限施压的老把戏。近日他跟北约秘书长吕特见面时,对着普京放出狠话:50天内达不成协议,就给俄罗斯加100%关税,还要搞次级制裁。这场面活像街头巷尾的叫嚣,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是谈判,分明是想拿制裁当撬棍,一边砸断俄罗斯的经济链条,一边逼中印这些贸易伙伴跟俄罗斯划清界限,说到底就是想孤立普京,逼他在俄乌问题上低头认输。
要知道,俄罗斯的经济结构里,能源出口可是顶梁柱。每年靠着石油、天然气外销赚来的钱,不仅撑起了大半个国家财政,还直接关系到民生福利和工业运转。特朗普算准了这一点,觉得把关税加到100%,再用次级制裁堵住俄罗斯的外贸通道,就能让普京乖乖就范。
尤其是那个"次级制裁",算盘打得噼啪响,不光要卡俄罗斯的脖子,还要让跟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也尝尝苦头。美国自己对俄制裁早就用到极致,从科技产品到金融交易,能禁的几乎都禁了,现在想拉上其他国家一起"断奶",觉得这样就能捏着俄罗斯的软肋,让普京陷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
可特朗普千算万算,没算到中方的反应会这么快、这么硬。他在白宫对着镜头喊完狠话的第二天,北京这边就有了动作。正在中国参加上合组织相关会议的俄外长拉夫罗夫,直接得到了高规格接待。这种场合的礼遇轻重,在国际政坛都是心照不宣的信号,红毯的长度、会谈的级别、陪同人员的规格,每一个细节都在传递态度。这哪是普通的外交会面,分明是明摆着告诉外界,中俄关系铁得很,谁也别想挑拨离间。
更关键的是会晤时那句话,说得斩钉截铁:"中俄要继续落实重要共识,加强在上合等多边平台上的相互支持。" 短短一句话,三个信号藏得明明白白:该继续的合作绝不会停,从能源贸易到科技合作,该签的合同照签,该建的项目照建;该支持的立场绝不会变,在联合国、上合组织这些国际场合,该投的赞成票绝不会含糊;外部势力想插手?门儿都没有。这话里的分量,懂行的都听得出来,中国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这一下,等于给普京吃了颗定心丸。要知道,特朗普喊出制裁威胁的时候,俄罗斯国内确实有些担忧的声音。毕竟中印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要是这两个国家迫于压力减少合作,俄罗斯的经济确实会难受一阵子。可中国这表态一出来,所有顾虑都烟消云散了。特朗普本想靠制裁吓唬人,可中俄合作的根基哪是几句狠话能撬动的?且不说两国贸易早就架起了本币结算的桥梁,美元想卡脖子都卡不住,光是能源、科技这些领域的深度绑定,就不是关税能拆开的。俄罗斯的石油通过管道源源不断输往中国,中国的汽车、家电也在俄罗斯市场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格局,哪是特朗普一句话就能拆散的?中国这表态等于直接告诉普京:你放心干你的,背后有我们顶着,谁也别想断你的后路。
其实特朗普这招,更像是没辙了才乱出牌。对俄制裁搞了这么多年,俄罗斯早就在经济上练出了抗压力。西方断供芯片,俄罗斯就自己搞替代方案;欧洲停购天然气,俄罗斯就把管道铺向亚洲;美元结算受限,就用人民币、卢布做交易。现在美国除了喊更狠的口号,实在拿不出新花样。看看特朗普那副急赤白脸的样子,就知道他是真没招了——军事上不敢直接下场,经济上制裁效果越来越差,只能靠"蒙"来唬住人,指望普京能被这虚张声势的威胁吓住。可中俄早就把合作的路铺得稳稳当当,上合组织、金砖国家这些多边平台,就是两国合作的坚强后盾,特朗普想拆台,简直是蚍蜉撼树。
看看这节奏多有意思:特朗普刚在镜头前放完狠话,中方立刻用行动加表态回应,等于直接给特朗普的阴谋判了死刑。拉夫罗夫离京时那轻松的神情,在机场接受采访时提到"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的自信,就知道普京这下是真的没了后顾之忧。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国家,看到中国这态度,也心里有数了,跟着美国瞎起哄没好处,中俄合作的大船稳得很,没必要跟着趟浑水。
说到底,国际合作从来不是谁能靠威胁打断的。中俄合作不针对任何人,也不损害任何人的利益,但绝不受任何人指手画脚。特朗普越是在竞选集会上歇斯底里地喊制裁,越说明他没了别的办法,只能靠这种极端言论吸引眼球。
只要中俄继续按自己的节奏走,把能源管道铺得更宽,把本币结算用得更顺,把多边合作搞得更实,别说50天的所谓"通牒",再来多少招也没用。这一局,中方一句话一个动作,就把局势稳稳按住了,让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落了空,也让普京能踏踏实实谋划下一步——毕竟背后有靠得住的伙伴,脚下的路才能走得更稳。
实盘配资平台APP,好配资炒股开户官网,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